欢迎光临best365网页版登录!
English Version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方式
best365网页版登录
党建·纪检 首页 - 党建·纪检 - 正文
山川不泯英雄气 征途依然当年月——期刊社和经济研究所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时间:2020-11-17    点击数:

为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2020年11月13日,期刊社党支部和经济研究所党支部一行7人奔赴湖北宜昌大撤退纪念园,联合举办主题党日活动,追寻一段红色记忆。

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抗战爆发后,南京的沦陷使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并确定四川为战时大后方,华北、华东、华中等地的机关、学校、工厂企业纷纷向四川特别是向重庆搬迁,大批人员、物资的撤退成了战时交通运输的最大问题。在当时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长江水道成了进入四川最便利的路线,是抗战期间贯通前后方最重要的“黄金水道”,宜昌在历史上一度成为悬系中国命运的咽喉。

全体成员沿着长江江畔步行来到夷陵长江大桥附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钢筋混凝土骨架外贴红色花岗岩浅浮雕,它采用数字和铁锚组成,选取船和长城的外形,用定格时间的方法来表现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浮雕两侧是宜昌大撤退铭文和牺牲船工英名录,讲述了一段抗战英烈故事: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从而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宜昌大撤退历时三载,轮帆二千余,疏运百万吨,迁民于后方运兵于前线数百万,被世界军事史称为“中国伟大的内迁”。全体成员伫立于浮雕前,仔细阅读铭文,向牺牲船工致敬,在此合影留念。

两个支部此行深受中华民族精神感染,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之际,以万众一心、勇于牺牲和包容团结的精神奠定了抗战胜利的基础。这种民族精神对我们抗击各种艰难险阻尤其是当今众志成城战胜疫情弥足珍贵,成为鼓舞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不竭的动力之源。

(通讯员:杨丽艳,审稿:杨艳琳,路小静)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