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best365网页版登录!
English Version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方式
best365网页版登录
学术视点 首页 - 学术视点 - 正文
农村社会的风险分担网络:存在及其意义
时间:2012-05-24    点击数:
刘亚飞 《 光明日报 》( 2012年04月06日 11 版)
我国农村贫困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全球反贫困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曾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如果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我们就能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贫困不仅表现为过去能力低下、机会缺失、收入微薄形成的当下清贫生活状态,更令人担忧的是,仅有一点点维系生命的东西也不堪未来的风险冲击。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审视贫困的眼光,越过20世纪50年代的收入贫困、80和90年代的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的视野,将贫困人口遭遇未来风险冲击的生存脆弱性也纳入贫困的内涵。与静态的事后评价方法以及“亡羊补牢”式的扶贫分析不同,这种动态性的、前瞻性的分析理念,使学者们比此前任何时期都更加关注贫困的长期性、减贫的稳定性以及返贫的可能性,更加关注贫困人群的风险分担问题。

越是贫困的人群,越是易于受到风险冲击,在风险面前也越是不堪一击,即脆弱性程度越高;反过来,脆弱性越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弱,遇到的风险就越多,受到的风险打击也越大,因而贫困越深。在这里,贫困状态与风险的脆弱性构成一个面向未来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要截断这个恶性循环、跳出贫困陷阱,贫困人群需要依靠风险分担网络,它是抵御风险、减轻冲击伤害的盾牌。

遗憾的是,多年以来,国际社会反贫困战略一直都是在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上做文章,而对风险冲击关注不够,分担风险的社会安全网络破损或缺失严重。直到最近几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近年来,在发展经济学以及贫困问题研究领域,国际学术界特别关注非正式的风险分担网络。因为,在正规保险市场尚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广袤的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抵御风险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相互搀扶式的民间社会网络,它是抵御风险、减轻冲击伤害的最后屏障。

非正式风险分担网络属于社会资本的范畴。对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相当匮乏的穷人来说,社会资本在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被认为是“穷人的资本”。通过与其他人建立风险分担关系,穷人可以获得非正式信贷、馈赠等形式的资源,并运用于生产或生活,从而带来收益。

非正式风险分担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之所以在发展中国家农村贫困地区普遍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具有正式保险所没有的先天优势。保险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产生了较高的交易成本,为保险市场的买卖双方带来了交易难度。非正式的风险分担一般呈现出网络的形态,非正式信贷、现金或礼物的馈赠通常在亲朋好友等“熟人社会”网络转移。在农村地区,聚居程度较高,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小,彼此熟悉,容易产生互信。即便非正式风险分担没有正式的、法律承认的契约作为保障,也不存在严重的“履约”问题。况且,贫困人口大多以农业为生,亲戚朋友相互之间的农业投入、采用的农业技术和农业产出透明程度高,成本与收入也知根知底。

总之,“熟人社会”网络具有一种天然的优势,它借助于农村的社会关系,实现了自我监督、自我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所不能解决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很多实证研究表明,虽然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波动较大,但其消费水平的波动相对较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非正式的风险分担网络发挥了的作用。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风险分担网络是内生的。尽管亲戚朋友的关系网络在表面上看来是外生给定的,但其背后也隐藏着人们的主动选择。比如在印度,父母在安排子女的婚姻时,会力求风险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分散。回归分析表明,农户倾向于与那些有共同生活经历,或曾经共同分担风险的农户分担风险,这意味着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较近的家庭之间更易形成风险分担网络。

但问题是,如果网络内部家庭之间的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较小,他们的收入相关程度就相对较高,同时面临共同风险冲击的可能性就较大,此时,网络所起到的风险分担作用也就非常有限;反之,如果网络内部家庭之间的异质性较大,其收入相关程度较低,风险分担网络就更有助于增强家户抵御风险的能力。研究这一问题,对于理解贫困脆弱性、制定嵌入社会网络之中的帮扶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者们注意到,政府提供的公共安全网可能会对非正式风险分担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因为,一方面,一旦贫困人口获得政府公共转移支付,其他家庭可能就会削弱对其提供的帮助;另一方面,公共转移支付在改善福利的同时,也改变了非正式风险分担自我实施的条件,增强了风险分担网络中违约者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激励。因此,政府在为贫困人口提供转移支付时,有必要将非正式风险分担考虑进来,使社会保障机制与非正式风险分担互为补充。

风险分担网络对于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也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还处于发育阶段,农民旺盛的信贷需求和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没有足够的抵押品或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以获得信贷,或者无法使金融机构相信信贷安全。笔者认为,风险分担网络可以充当金融机构与借款者的桥梁和纽带。即,借助风险分担网络内部互相监督、自我执行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入口将信贷资金注入到网络之中,让资金在网络之中流通。比如,网络中具备贷款资格的人去申请贷款,通过网络关系将信贷传输给需要资金的人,或由网络中信誉较好的人为他人提供担保,并进行监督。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进程加速时期,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频繁程度都是空前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瓦解农村非正式风险分担网络。因此,在保证人口充分流动的同时,如何避免原有社会资本流失,如何让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非正式风险分担网络互补融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紧要课题。

(作者单位:best365网页版登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