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由我院金融系博士生自发组织的2019年秋季博士沙龙在学院A321会议室举行。金融系副主任李斌教授、金融系全体博士生(含2017级、2018级和2019级)参加了沙龙。
李斌致开场辞。李斌表示,互相交流科研经验、营造博士科研氛围,对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十分有益,学术交流研讨以及参与者对文章的提问,可以使报告人更加深入地思考其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研究质量。李斌期望金融系的博士生每个学期至少公开展示一次自己的研究,每个学期至少要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每次讲座至少提出一个问题。李斌希望博士沙龙活动可以变成一种常态化的学术交流活动。
2017级金融学博士生黄彤彤分享了关于流动性、银行间市场摩擦与央行流动性管理的内容。报告首先从“钱荒”问题引入,构建了包含银行间市场和实体经济流动性的研究模型。主体内容首先提到了一般性银行优化问题,之后介绍了模型结构,然后详述了本文的创新点——流动性便利工具的建模过程。
2017级金融学博士生周上尧做了关于极端事件金融风险的报告。他指出,目前对于这些金融风险的研究分歧较大,很少具体定义这类金融风险具体是什么风险,例如是否体现了银行挤兑风险等。他从研究动机开始讲述,指出中国的影子银行与美国存在差异,之后讨论了各部门在本文模型中的表现,并展示了一系列模型数值模拟结果。
2017级金融工程博士生白敏报告的主要内容是“IPO和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的博弈分析”。报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技术创新对IPO的影响,包括决策、抑价和绩效表现三个方面;第二部分考虑IPO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说明了IPO对技术创新短期具有促进作用,长期来说可能反而降低了公司的创新能力。文章考虑了企业选择不同策略,以及产品市场竞争的因素,运用实证方式进行了分析。
2018级金融学博士生周鹏进行了题为“境外发债的信号作用”的报告。他首先回顾了前人文献的一系列假说,确定了信号作用的存在性后,对于发债方式、承销商、发债地点、上市/非上市公司等进行区分,并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一系列结论。
2018级金融学博士生吴迪的报告题目为“去杠杆政策对房价和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主要运用了DSGE模型来定量分析其影响。吴迪博士的研究尝试将杠杆、房价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主要考虑了六个部门,并根据各部门对房价反馈的不同情况将模型细分成了四种类型,得出了最优的模型类型,文章结论为“与其他政策相比,同时实施两部门去杠杆政策较优”。
2018级金融学博士生彭承亮主要基于微观的视角,从企业的融资成本、净收益和风险等多个层面,探索贸美国利率调整和贸易摩擦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机理与影响效果。文章结论为“美国的频繁利率调整对中国企业有负向的压制作用,造成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净收益下降和风险上升;贸易摩擦抑制了中国企业的发展;美国的利率调整与贸易摩擦的影响效果具有异质性特征,非国有企业、制造业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受损更加严重。”(供稿人:王雅格、梁虎;审核人:李斌)